帮助 登录

近10年新药企业产业转移都有哪些规律?(上)

2019-04-18 赵显彬 来自:火石创造  共计0次游览

近年来,随着大量科技创新人才归国、资本注入、国家新药审评审批制度完善和医保目录纳入创新药,中国创新药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本文通过盘点近10年创新药企对外投资和迁址行为,旨在发现其转移的规律。上篇将揭示新药企业产业现状,中篇将从产业转移角度,重点分析创新药企业近10年对外辐射与吸纳投资的情况,敬请期待。

 

一、新药企业概述

 

新药是指化学结构、药品组分和药理作用不同于现有药品的药物。对已上市药品改变剂型、改变给药途径、增加新适应症的药品,不属于新药,但药品注册按照新药申请的程序申报。

 

为保证研究样本的数量与时效要求,我们对新药企业采取扩大定义:近10年中按照新药申请的程序进行过药品申报的企业即为新药企业。

 

严格意义上的一类新药数量较少,20092018年我国共批准一类新药38个;截至201812月,共有401类新药上市申请获得受理(按受理号计)。见表1

blob.png

二、 新药企业现状分析

 基于火石创造数据库,我们从IND申请数据库、临床试验数据库、NDA申请数据库、获批上市数据库筛选了近10年药品注册申报类型为新药的生物药(1~15类)、化药(12类)和中药(1~8类)企业作为本次研究的企业样本,共2 939家企业。

 

1.北上广苏稳坐第一方阵,浙川位列第二方阵。

 在地域层面上,创新药企业主要集中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其中北京、上海、江苏和广东集中度较高;而中西部地区中,四川省集中度相对较高。

 

blob.png

创新药企业数量TOP 10的省(市、自治区)企业数量总和占总体的73%,企业集中度较高;TOP 10 依次为北京、上海、江苏、广东、浙江、四川、山东、吉林、湖北、辽宁和天津。见图3

blob.png

2.落地偏向省会城市,城市群发展显雏形。

 创新药企业分布地区前20位中,16个为省会城市和直辖市,占80%。创新药企业发展的关键要素为政策、资金、人才,而省会城市一般为每个省份的政治、经济、人才中心。

blob.png

blob.png

创新药企业城市集聚程度看,我国创新药企业已初步形成以北京、天津和石家庄为中心的京津翼城市群,未来可能往冀南、山东等地延伸;以上海、杭州、苏州和南京为中心的江浙沪城市群,未来可能往苏北、浙南、安徽等地延伸。另外,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广东城市群,以及以成都、重庆为中心的川渝城市群已具雏形,未来可期。

blob.png

3.15~20岁企业为中坚力量,近10年产业发展更加集聚。

 从时间的角度进行分析,自1990年成立至今正常经营的创新药企业中,20002004年成立的企业占33%。近几年企业数量逐年减少,分析原因可能是企业池纳入的是拥有创新成果的企业,而近10年成立的新药企业多数还未有创新成果产出,创新药业务大多在企业经营其他业务基础上切入的。

blob.png

blob.png

从历年TOP 10 排名上看,上海超北京成为近10年新药企业(有创新成果)发展的最大赢家,苏州、杭州、泰州等城市排名也有一定的上升。

blob.png

4.内资企业占主导地位,外资作用愈发明显,上海、北京对外资吸引力遥遥领先。

创新药企业从资本构成维度上可分为内资企业、内资企业-外资背景(外商投资企业投资)、合资企业、台港澳企业和外资企业,内资企业数量占76.7%,外资成分企业占23.3%

blob.png

随着政策的不断开放,引入外资或国外先进技术在国内创新药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10年新成立创新药企业资本构成的统计发现,外资、合资和包含外资成分的企业占比不断增加,很多国际创新药巨头企业在中国完成研发或产业化基地等布局。上海、北京是外资在国内选址布局的第一选择,两地合计落地企业数量占全部外资成分企业的40.7%

blob.png

5.创新成果平均产出时间不断缩短

 从创新成果层面看,近20年企业从注册成立到首个创新药申报的平均时间从12.38年缩短至6.93年,平均提速约44%;时间缩短比例呈下降趋势。随着政策、资本、人才等要素的不断倾斜,创新成果的产出间隔时间还将继续不断缩短。

blob.png

创新药企业数量TOP 10城市加权平均后的创新成果产出时间为6.58年,较平均值低5.1%见图13


blob.png


三、小结

 通过对创新药企业空间布局、时间分布、资本构成和创新成果等维度的数据分析发现,我国创新药企业现状如下:

1)以重点发达城市为中心,正在走向集群化发展的道路;

2)成立10~15年的创新药企业为当前市场的中坚力量;

3)内资企业占主导,外资占比持续增加;

4)成果产出周期较长,正在不断的缩短

扫二维码
立即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