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登录

山东化工“腾笼换鸟”,传统产业发展自信哪儿来?

2020-12-22  来自:齐鲁壹点  共计2次游览

山东省十四五规划中提出,要坚决改造提升传统动能,瞄准产业链终端,价值链高端,推动机械、化工、冶金、纺织等优势产业从加工制造向研发设计、品牌营销等环节延伸;要在新能源新材料强省建设实现重大突破,前沿新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先进基础材料等产业竞争力显著增强,成为全国重要的新能源新材料基地。

曾经,美国老工业基地沦为铁锈地带。代表山东产业结构的“两个70%”中的重化工产业,这四年来如何“腾笼换鸟”?在对省内一些化工企业的调研采访中,这些正在阵痛中“蹚路子”的企业表示,传统不代表落后,不能在对新兴产业追逐的浪潮中,丧失对传统产业发展的自信。山东在装备制造、重化工等行业有深厚底蕴,稍加改变,就可以形成更具有优势的产业链。

在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怎么把传统产业保留住,发展好,这是其他国家没有走过的路子,也是构筑山东强大工业基石力量的产业群体正在探索的“山东机会”。

“腾笼换鸟”第四年,74个化工园区承接90%以上新项目

15日举行的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了山东省化工产业安全生产转型升级专项行动自2017年6月实施以来的一组数据:

目前,山东省共认定化工园区74个,全省园区承载了30%的规模以上化工企业,贡献了70%以上的行业产值,承接了90%以上的新建项目。

经过3年整治,目前山东省现有规模以上化工企业2847家,其中,过500亿元企业4家、过百亿元企业47家。2019年,全省规模以上化工企业实现营收2.08万亿元,占规上工业的24.6%。

2.08万亿营收,占全国的17%,这是山东省连续28年居全国化工行业首位。

2017年,山东省规模以上化工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8万亿元,是全国化工行业唯一一个主营业务收入突破3万亿省份。

根据此前公开报道的调查摸底数据,2016年,山东实有9069家化工生产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332家,占37%。有199个化工园区,园区内有2978家化工生产企业,入园率32.8%。

上述数据对比,体现了山东传统产业在腾笼换鸟时的“阵痛”,也体现了山东省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的决心。山东还是中国化工第一大省,但一场自我革命已不可阻挡。

这场“腾笼换鸟”进入第四个年头后,公开报道显示,2020年,山东省将加快推进200个高端化工项目建设,力争实现投资超过500亿元。在政府引导扶持下,目前山东已有近七成化工企业投资用于设备升级改造。

大项目落地靠什么?推进机制是软实力

这项为期5年的专项行动成为山东省化工产业转型升级抓手,而化工园区成为这场升级战的主战场。

通过评级评价倒逼企业脱胎换骨,通过建设专业园区推动企业进区入园,强化上下游企业协作、延伸,产业聚集。从小化工、大化工、重化工、到园区化工,,化工产业高端化、积聚化、规模化发展是大势所趋。目前,山东、江苏、浙江几大化工大省在“园区化工”上展开了激烈竞争。

化工产业主营收入长期排名全国第二的江苏,几乎与山东同时进行了一场“史上最严环保攻坚战”,在这场破解“化工围江”的阵痛中,2019年江苏规上化工企业主营收入被广东超过,落到全国第三。

2020化工园区30强名单

今年10月,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化工园区工作委员会发布的2020化工园区30强名单上,江苏占8家,山东、浙江各5家,广东3家。这个榜单将中国石化产业聚集热点地带和产业发展方向凸显无疑。而华南沿海世界级石化产业带的崛起,也迫使山东思考,要保住第一化工大省的荣耀,必须要从全国和产业发展角度进行分析判断,哪些产业要退,哪些要退。

卓创资讯

截至2018年,国内在建的11家千万吨大型炼化企业,均处在粤闽江浙和环渤海湾地区,形成一个世界级石化产业带。大连长兴岛、河北曹妃甸、江苏连云港、浙江宁波、上海漕泾、广东惠州和福建漳州古雷这中国七大石化基地,几乎囊括中国沿海省份,唯独山东不在其中。

此次山东省十四五规划中,提出要优化区域重点产业链布局,加快钢铁、炼化向沿海地区集中。要聚焦优势领域,培育一批领航型企业,带动一大批配套企业,打造一批先进制造业基地,形成千亿级、五千亿级、万亿级产业集群。

今年7月,山东能源集团与兖矿合并重组为新的山东能源集团,成为仅次于国家能源集团的中国第二大煤炭企业。从石油化工到煤化工,再到盐化工,从乙烯、丙烯,到甲醇、醋酸,再到聚氯乙烯,现代高端化工的基本产业链在新山能的化工产业中都已布局。

2019年,中海精细、恒源石化等9家炼厂压减产能2500万吨/年。2020年10月29日,投资1274亿元的裕龙岛2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一期)正式开工建设。裕龙岛项目规划总产能达4000万吨/年,从2010年开始填海造陆,到2016年项目中断暂停,再到2019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全力推进烟台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前期工作,山东省倾全省之力打造的这个“石化航母”终于启航。

东营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提到,拟建1000万吨炼油装置,适时建设二期10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东明石化今年正在积极推进12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落地,这个项目自2016年就列入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中,并获国务院批复。

这些大项目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巨大推动作用,但要落地,仅凭企业单方面力量难以推动,需要协调政府各主管部门,需要一系列资源支撑,需要一个完备的、强有力的推进机制。

推进机制到底有多重要?山东在进行新旧动能转换时,上了一大批新项目。今年一至三季度,山东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7%,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9个百分点。在谈到这一成绩取得时,山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书坚近日在接受经济日报访谈时强调,推进机制是一个软实力。他说,“项目落地是不容易的,牵扯到土地问题、能耗限制、环保评价、环境容量、资金等。根据这些问题,我们推行‘提级’制度,下一级出现的问题,提到上一级来研究解决,快速推动项目落地。光靠优化环境、审批窗口解决不了项目落地的问题。“

山东机会”在哪:把传统产业保留住,发展好,蹚出一条路子来

一系列重大项目落地同时,传统产业如何探索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这对山东对全国都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小不等于落后,传统不代表落后,不能在对新兴产业追逐的浪潮中,丧失对传统产业发展的自信。”一些正在“蹚路子”的化工企业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山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首先要分析自身优势和短板。山东在装备制造、重化工等行业有深厚底蕴,稍加改变,就可以形成更具有优势的产业链。

“在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怎么把传统产业保留住,发展好,这是其他国家没有走过的道路。”今年全国两会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许召元在接受佛山传媒集团全媒体记者专访时说的一段话。

这样一个针对中国制造的命题,各地都在寻求突破。今年3月,浙江制造推出“超级工厂计划”,圈定浙江的优质制造资源,与阿里、拼多多、唯品会这样的电商巨头联动,推动C2M定制模式落地,打造“超级工厂”。这是做为互联网大省、电商大省、制造大省的浙江在破解传统产业“保留住,发展好”时,正在寻找最佳结合点。

同样,工业实力在全国排名前10的佛山制造和山东重化工一样,有很多劳动密集型的低端产业。对于传统产业中大量存在的中小企业,许召元建议他们专注于行业细分领域的持续突破和创新,成为隐形冠军,往价值链中高端延伸。

2019年9月,在济南举行的青企峰会上,经济学家樊纲在分析“山东机会”时,提到发生在当年7月的日本对韩断供事件。日本拿高端氟化工新材料当贸易战杀手锏,直戳韩国半导体产业命门,凸显了精细化工的战略地位。

在发达国家,精细化工占化工行业比重达到60%左右。目前,全球10万种精细化工产品,中国只有4万种具有生产能力,用于航空航天、计算机、太阳能电池上的高端电子化学品,中国自给率还不到30%,70%以上从德国、日本进口。

樊纲说,精细化工领域并不能产生很大企业,但能产生大量隐形冠军。我们不必要都追风口,这些产业也都是高新技术产业,这里面的创造、不断地打磨都是一种创新,在这个领域有很好的投资机会。

2020化工园区30强榜单上,名列山东第一、全国第六的齐鲁化学工业园所在地淄博,也是山东拥有隐形冠军最多的城市。这绝非偶然,经历了环保风暴洗礼的淄博市,如今正在着力培育新材料产业。

《山东省新材料产业发展专项规划(2018—2022年)》显示,到2022年山东省新材料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5万亿,2025年达到2万亿,产业规模保持全国前三。

山东冲击这个“2万亿产值”新赛道的同时,2018年,江苏第一化工园区南京化学工业园区改名换道为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2019年江苏省新材料产值1.4万亿,约占全国1/3。目前,在新材料领域,山东总体处于培育赶超阶段。

在山东省“十强”产业集群领军企业名单上, 万华化学、东岳氟硅科技、东明石化、淄博齐翔腾达、京博石化等企业成为山东省高端化工、新材料领军企业。这些领军企业的战略转型勾画出山东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的路线图,那就是在新材料领域不断开拓新赛道新场景,向高分子及复合材料、前沿新材料上不断突破,不断挖掘传统产业新的发展空间,同时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

新材料领域的隐形冠军,可以“挟关键技术,以令各大产业”,新材料型技术公司最大优势是,可以左右逢源,下游多点开花,产品既可用于航空航天、也可用于手机、汽车制造、通讯产品、物流冷链等。

几年前,齐翔腾达只能生产碳四初级产品,资源综合利用率不足40%。这时,淄博市启动了化工专业园区建设,重点围绕碳三、碳四等产业链发展下游深加工项目,齐翔腾达成为第一家进驻齐鲁化学工业园的企业,建成国内产能最大的顺酐装置,把碳四资源吃干榨净,公司营收增长6倍多。

今年9月,齐翔腾达建成投产国内最大产能年产20万吨MMA项目,MMA用于有机玻璃制造,是碳四产业链上的高端产品。

利华益正在走炼油—高端化工—新材料—制造业的发展路径,投资达66亿元的环氧丙烷/苯乙烯及轻烃催化裂解联合项目,生产国内市场紧缺的环氧丙烷、苯乙烯,进一步发展特种聚醚多元醇等高端化学品及新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高速公路、远洋船舶、数控机床、节能建材等领域。

京博石化投资51.7亿元,正在建设204万吨K-COT项目,通过在一个园区有效利用资源,京博石化将可获得的石脑油、C4 原料、轻汽油等原料进行综合利用,在一个园区内形成上下游产业链关系。

东明石化总投资12.8亿元的20万吨/年高端聚丙烯项目,是与全球第三大独立化工公司利安德巴赛尔公司合作,采用世界上最先进聚丙烯生产工艺,建成后将是我国首套高端聚丙烯牌号最齐全的生产装置,产品可广泛用于高端医疗器械、高档汽车配件、高端家电、高性能管材、食品级包装等领域。

2019年8月,中国膜谷落户桓台,位于桓台的东岳氟硅产业园着重推进氟硅产业链条拉伸和产业集群发展。产业园依托东岳集团,在国内外重点地区建立6个研发中心,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建立20个联合实验室,整合行业内超过1000名行业高端人才,助力氟硅材料产业发展。

作为全球聚氨酯龙头企业,万华化学以聚氨酯为中心出发,同步向上游原料端和下游产品端拓展,实现石化板块与聚氨酯、精细化学品与新材料板块间的协同,这体现了典型的化工巨头发展特征——不以单项产业规模取胜,而以同行技术向各领域渗透而取胜。

2019年,万华化学ADI全产业链技术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了在航天军工、高端装备等领域关键材料国产自主化应用。截至2019年11月,万华ADI系列产品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20亿元,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第二。在巩固MDI龙头地位时,TDI产能目前位居全球第三。

目前,万华化学聚氨酯材料占比从2015年的84.76%下降到2019年的46.82%;石化系列和精细化学、新材料系列的总占比上升,2018年开始占据半壁江山。万华化学已经由单一的聚氨酯生产商,转变为聚氨酯、石化、精细化学品三大产业的化工新材料公司,成为唯一一家同时拥有MDI、TDI和ADI全系列异氰酸酯制造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企业,万华化学股价从2016年最低不到10元涨至目前的87元。

除烟台外,目前,万华化学在宁波、匈牙利BC、珠海都有生产基地。今年3月,万华化学投资500亿,在福建最大港湾兴化湾附近建设产业园;在四川眉山项目二期总投资达400亿,产品应用于锂电池材料、生物降解塑料。

波澜壮阔的产业变革背后,一场政策创新、政府治理能力大比拼

在采访中齐鲁晚报记者注意到,随着这些传统化工企业产业升级,一个问题显现出来,为适应这些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相应监管、配套政策也要符合产业发展规律,随着产业变革步伐更新,形成强大政策支撑体系。

万华化学在烟台规划了总投资超过1100亿元的一体化园区,但面临投产运行所需主要关键原料石脑油、食糖进口以及二异丁烯出口瓶颈。由于烟台万华技术突破,二异丁烯已经不适合再作为限制出口产品,这意味着在出口产品监管上,相关部门要根据技术发展趋势及时调整监管目录。这些问题亟待通过特殊机制快速解决,企业发展红利才能快速释放出来。

山东化工产业腾笼换鸟,这场波澜壮阔的产业变革背后,也是一场政策创新能力、政府治理能力的比拼。

齐鲁晚报记者注意到,随着大批重点项目上马,新兴产业用地问题浮出水面。很多石油和化工新材料龙头企业,包括魏桥这样的制造业都在建立大型研发中心和产业研究院,以支撑企业转型发展和创新需求。在采访中,一些化工企业呼吁,对于新兴产业的产业用地以及科研用地管理,以什么形态出现,比例达到多少,不能一刀切,是否可以对标深圳、上海、广州、郑州、南京等地的做法。

深圳在土地管理政策的创新一直走在全国前列。过去六年间,深圳在二三产业混合用地制度上探索出MO(新型产业用地)用地政策,在蛇口网谷项目城市更新过程中,南山区政府引入MO产业用地,将蛇口原来从事出口加工的旧厂房,更新为高端服务业和创新产业先行示范区,大大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和产出效率。

目前,深圳MO用地成为深圳创新性产业的主要供给来源。这一创新起到明显带动效应,目前,天津、南京、上海、广州、郑州等城市都在出台相应的MO用地政策。

在衡量城市发展质量的“地均GDP”这个指标上,深圳是国内唯一一个地均GDP过10亿的城市,比排名第二的上海高出一倍有余,这就是政策创新带来的红利。

在这方面,浙江省利用国家关于支持民营经济以及自贸区的政策创新优势,为本省石化产业发展争取到宝贵机会。今年7月,商务部赋予浙江石化成品油非国营贸易出口资格。

山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不仅体现在产业升级、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上,同时也体现在政策创新上。在采访中,一些企业呼吁山东省要充分挖掘国家战略中的政策红利,充分利用极大国家战略叠加的机遇,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成为政


扫二维码
立即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