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省应急管理厅、省公安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对此前联合出台的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风险管控“十二项措施”进行解读。措施提出,将研究制定高速公路0至6时危运车辆禁行政策。
新闻发布会现场。 南都记者梁炜培 摄
发布会上,省应急管理厅党委委员、副厅长高涌涛介绍,自3月份推动系统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风险工作以来,截至目前,全省道路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5.17%和14.64%。
广东是化工大省和危化品道路运输大省,90%的危化品通过道路运。危化品道路运输因流动性大、不可控因素多、危害后果特别严重等,一直是防患遏制重特大事故的重点,也是广东当前事故预防工作的焦点和难点。
此前,由省应急管理厅牵头,会同省公安厅、交通运输厅、生态环境厅和省市场监管局等5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严格实施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风险管控的12项措施。高涌涛表示,抓好这12项管控措施的落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道路交通系统整治的重要任务,是全省危化监管的重要任务。
措施提到,广东危运领域将率先建立事故“熔断机制”,凡发生较大以上或发生一般事故但社会影响大的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事故,所属地市交通运输部门立即依法责令涉事车辆所属责任运输企业停业整顿。涉事企业经申请并经所属地市交通运输部门验收批准后方可重新运营。
据了解,广东将推动制定高速公路0-6时危运车辆禁行政策。数据统计显示,2018年1月至2021年5月期间,全省高速公路共发生涉及危运车辆的一般以上事故中,发生在0时至6时的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占比约39%、34%,均接近四成。这个时段的救援、管控难度比较大,如发生事故,会增加救援难度,有可能造成事故的扩大。再加上相邻的湖南、广西和江西等省已出台这个政策,考虑到跟相邻省保持政策一致,所以推动制定以上政策。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浙ICP备160165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