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部11月29日晚间发布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重污染天气预警,并要求各地按照应急预案迅速采取应对措施。
环保部称,根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会同有关专家分析预测,12月2日至4日,京津冀中南部、山西大部 、山东西部和河南北部可能出现一次重度及以上污染过程,影响城市包括北京、天津、石家庄、唐山、廊坊、保定、邢台、邯郸、衡水、太原、临汾、德州、安阳、鹤壁、新乡、郑州、焦作等城市。4日夜间,受冷空气自北向南影响,重污染逐步缓解。
环保部已向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等6省(市)人民政府发出重污染天气预警函,提醒各地根据区域预测预报结果,及时发布相应级别预警,果断采取响应措施。
北京限产
北京工业系统启动空气重污染橙色预警应对工作。12月2日0时起,橙色应急停限产企业按要求落实停产限产措施。
市经信委组织14个督查小组,由委领导带队对各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市控应急企业停限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逐一现场督查检查。从检查情况看,企业均第一时间接到应急通知,并按要求落实了停限产措施。同时,各区工业主管部门均组织了督查组对辖区工业企业停限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现场检查。其中海淀、房山、顺义、昌平、密云、延庆、亦庄开发区等区于2日凌晨对企业停限产情况进行了夜查。
河北限产
经河北省环境应急与重污染天气预警中心与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和河北省气象台联合会商,预计在12月2号到4号,河北省将出现一次重污染过程。河北省大气办发布通知:于12月1日8时,启动中南部区域红色(Ⅰ级)应急响应,包括石家庄、保定、廊坊、邢台、衡水、邯郸、定州、辛集市,这也是河北省首次启动区域红色应急响应。同时,包括唐山、沧州在内的区域启动橙色(Ⅱ级)应急响应。
本次预警针对企业发布以下主要措施:利剑斩污行动和大气污染防治调度令中未做停产要求的工业企业,将最低减少50%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
河南限产
受气象条件影响,河南郑州市空气质量降低,市政府于11月30日18时发布重污染天气黄色预警,采取更加严格的应急措施,应对重污染天气。
针对工业污染减排措施包括,工业企业采取限产停产等措施,确保二氧化硫、烟(粉)尘、氮氧化物排放量削减20%以上,增加对重点大气污染源的执法检查频次。
山西限产
太原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发布通告称,自12月1日0时启动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橙色(Ⅱ级)响应,将采取市区内机动车限行、企业限产限排等措施。据了解,这是入冬以来,该市发布的首个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
太原市要求,全市按照重污染天气应急限产、停产企业名单,在实施Ⅲ级响应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限产限排。对所有重点大气污染企业进行24小时驻厂监察,确保各类污染防治设施稳定运行,污染物达标排放。
山东限产
经德州市重污染天气监测预报组会商,预测德州市未来的48小时,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空气质量指数(AQI)日均值仍将维持在200-300之间。依据《德州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决定从29日14时起,启动重污染天气Ⅲ级应急响应。
火电、钢铁、建材、化工、石化和造纸等大气重污染行业实施限排措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燃煤机组,严格执行燃气机组排放的标准限值,辖区内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30%以上。
浙ICP备160165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