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8时30分许,杭州湾跨海大桥上海往宁波方向1395K+400处(距离海天一洲2公里左右),发生一起己二胺运输车泄漏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
北京青年报记者从杭州湾跨海大桥管理处了解到,事故发生的时间大约为上午8点半左右,事发后,大桥高速交警对上海、宁波两个方向全部实行封闭,同时桥上1391K-1396K封路。消防人员上午9点左右赶到现场,排查了泄漏点,将泄漏点堵住。现场泄漏的化学品并不多,消防人员赶到之后用水对泄漏的己二胺进行了稀释,并没有化学品流入到桥下的水中。
事故发生后,杭州湾跨海大桥监控中心发布事发地路况信息称,杭州湾大桥因事故临时交通管制,两端主线分流,全桥封闭。一位现场目击者称,泄漏发生后现场被封锁,很多过往车辆被堵在路上,等待时间大约在2个小时左右。现场的工作人员只穿了防护服,并没有佩戴口罩,也没有闻到刺激性味道。
据接警的大桥公安消防部门介绍,该运输车共装有19吨己二胺,交管部门对该桥面及时实施了交通管制。目前,现场的泄漏已经得到控制。现场参与救援的消防官兵告诉北青报记者,现场泄漏的量不大,成烟雾状,已联系运输车所属公司的相关专业人士赶来共同参与后续的处置。
据悉,整个处理过程大约2个小时左右,无人员伤亡,受此影响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已经在中午前恢复了通车。
己二胺,是无色或微黄色油状或水样液体,有类似氨的气味,易燃、低毒、易潮解、有腐蚀性。过量吸入可引起神经系统、血管张力和造血功能的改变,引起皮炎、湿疹、剧烈头痛等症状。
浙ICP备160165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