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登录

【大咖专访】全国化工企业目前如何应对环保问题?听听浙江龙盛何总如何说?

2017-06-16 阿杨 来自:化工邦  共计4次游览

由华东理工大学主办,商学院、金联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承办,化工邦等作为媒体单位的“第三届中国石油与化工可持续发展论坛”于6月7日-9日在上海成功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是石油与化工可持续发展论坛,暨新产品、新技术、新趋势的发展论坛,论坛期间化工邦小编有幸采访到浙江龙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旭斌先生,就当下化工企业面临的环保问题等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浙江龙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旭斌先生接受专访

微信图片_20170616153851.jpg

化工邦:浙江龙盛集团在全国属于化工龙头企业,您觉得全国化工企业目前的环保问题是什么?

何总:实际上环保这个问题,以前大家没有意识到,到现在整个社会都非常关注环保问题。第一,对于一些企业,没有像百年老店这样传承经营下去,而是可能做这一代就结束了,没有持续发展的概念,能做则做,不能做就放弃,很多家庭式企业是这样的现状;另外有些企业意识环保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想去做改变,但由于在技术方面或者资金方面的限制,他没有能力去解决好环保问题。所以,也就影响了整个化工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印象。公司的理念在提升,技术在进步,二十年前我们建设的项目,安全环保投入占总投资的5-10%,现在安全环保投入占到了总投资的40%-50%的比例,这个投入差别巨大。2007年,我们龙盛第一个中间体项目,安全环保投资接近2亿元,占项目建设总投资的40%。第二,由于环保投入不仅一次资金投入压力,还有持续运行成本增加,企业压力更大。特别是苏北,山东,内蒙等地区,环保投入与企业生存矛盾突出。当地园区环保监管逐年加强,园区因整治大面积停产的情况经常发生。但地方政府也要考虑企业生存问题,就业问题和当地GDP增长,整治也没有一步到位。区域执法不一致,如果在企业技术方面没有突破,环保投入,治了找死,不治等死。在“谁先治,谁先死”情况下,大家将生产力转移到落后地区来回避环保压力。如果全国统一执法力度下统一治理,那就没问题。由于区域治理执法差异,浙江省内企业的治理压力是很大的。龙盛染料在2010年就面临一个生存的选择,我们染料环保运营费用年投入超过两个多亿,占染料业务利润的30%以上,而且还在不断增加。相反一些同行企业就搬到环保费用非常低的苏北等地区。一吨分散染料生产排放的高COD、高酸性废水90-120吨,如果治理达标费用远超1万元/吨,那意味着吨染料本身的利润也只有几千元,根本没有生存的市场空间。

化工邦:结合国家相关政策,龙盛在坚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点是什么?

何总:染料在2008年后,当时的国家环保总局将染料中和渣由一般固废列入到危废目录,染料行业动态就开始了。国内染料生产开始大规模搬到苏北等地区,聚集全国60%以上产能。随着搬迁企业的陆续投产,到2010年龙盛除了品牌优势外,成本优势很少了。公司内部学其他企业搬迁的想法日益突出。为了统一思想,当时公司决定全部高层管理人员到苏北考察,让我们自己看,自已谈,自已想。我们不做以污染环境代价来发展企业。龙盛首家采用以MVR为核心的染料清洁化系统集成技术,这个创新使染料生产废水废渣减排90%以上,突破环保治理成本障碍。在2011年后几年内,染料业务连创历史新高,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期。

化工邦:在这期间,有哪些相关技术升级?

何总:第一是源头减排,如以前生产吨染料产生60-90吨废水,吨染料废水产生降到6-10吨,减排率达到90%以上,处理费用减少7000元/吨,降低了后续处理难度。第二是资源化,原先吨染料生产2.5吨硫酸钙中和渣危废要填埋,不仅永久性地占用填埋资源,中和渣危废填埋费用增加5000元/吨染料,固废资源化后还有500元价值,处理费用降低80%以上。第三是循环化,染料生产用水都循环回用,特别大量使用的硫酸,在龙盛体系中循环比例达到60%以上,多的循环次数达到5次以上。硫酸采购价格仅300元/吨,如果处理好折百吨硫酸费用为1200元,染料使用一吨硫酸的费用是1500元。但循环一次,环保处理费用就降低1500元,循环的意义重大。第四是末端治理技术突破,通生产管理优化,源头控制结合,导入适应好的治理技术,污水处理效果提升,处理成本也显著下降。第五是持续创新,通过工艺技术突破,生产装备升级,生产自动化改造和循环经济一体化产业链等集成组合,持续的创新最终使龙盛突出重围,不仅巩固了公司的品牌优势,也全面解决了环保压力,更是进一步确立成本优势。环保压力成了龙盛的发展动力,环保治理成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化工邦:化工邦属于第三方平台,您觉得我们能为去全国化工企业做些什么?

何总:普及化工知识。老百姓现在谈化色变,对化工产业发展极为不利,但中国不能没有化工。化工企业的污染,安全这些问题确实存在。以前由于技术、管理、认知方面的欠缺,企业的安全事故也多,说安全纯粹靠积累,或者很难预测。欧美发展国家的化工安全事故明显低于国内,除了管理、人员素质高于国内水平,他们对技术,特别是过程安全技术,更领先于国内水平。这几年国内对生产过程安全评估的手段,能力,技术都大幅度进步,特别是国家安全总局的2017年1号文的热安全风险评估文件下发,政府和企业对这个安全评估意识全面提升。安全事故会明显下降,但这个提升需要有一过程,需要一定时间,不仅要有社会的监督,也需要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化工邦多开展一些正面的化工知识普及,帮老百姓多了解化工,少一些谣言。化工邦还可以多做一些专业性知识的交流,帮化工专业人士提升技术能力。

特别感谢:浙江龙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何总接受我们的专访,更多企业家深度专访下期精彩呈现!


扫二维码
立即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