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登录

【知识点】遇到化工结晶产品及工艺问题?这里的解决思路必须收藏!

2018-03-14  来自:化工邦  共计16次游览

结晶是一个重要的化工单元操作:85%以上的药物都是以结晶产品出现的。晶体的外观漂亮,在包装、运输、贮存或使用等方面都很方便。并且投资成本低、操作方便、能耗比其他精制方法低。但结晶产品的纯度(化学纯度、晶型纯度或光学纯度)、晶习等影响着产品的溶解度、生物利用度等。因此,结晶过程的研究与控制对医药、食品、生物、化工等行业特别重要。

晶体是内部结构中的质点(原子、离子、分子)作规则排列的固态物体。其在生产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如化学质量不纯、溶剂残留超标、晶型错误或不纯、粒度及粉体状态不佳等产品问题;油析(Oiling-out)、油-固转变过程、固-固转变过程、离心过滤困难、干燥结块等工艺问题。

本文针对化工结晶的产品和工艺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分类和解决思路,以供参考和学习。

产品问题分析及解决思路

产品问题(1)—— 化学质量不纯

1)动力学失控 —— 结晶动力学过程失控,包裹母液和杂质。

解决思路:控制在更低的过饱和度下结晶,抑制爆发成核和聚结,必要时使用晶种。

2)热力学极限—— 根据产品和杂质的溶解度,已超出理论精制纯度。

解决思路:更换溶剂体系和结晶方式;增加重结晶次数或牺牲部分收率。

3)固溶体—— 产品和杂质的性质过于接近,以固溶体形式析出。

解决思路:尝试更换溶剂体系(较难);采用结晶以外的其他分离纯化手段。

4)结晶过程中被破坏

解决思路:改变结晶方式或条件,如更换溶剂或采用低温等。

产品问题(2)—— 溶剂残留超标

1)动力学失控 —— 结晶动力学过程失控,包裹或夹带大量母液。

解决思路:控制在更低的过饱和度下结晶,抑制爆发成核和聚结,制备出颗粒大而完整的晶体产品。

2)晶型原因 —— 产品本身就是溶剂化物晶型。

解决思路:改变结晶方式和体系,制备非溶剂化物的晶型;对溶剂化物进行脱溶剂化(视脱溶剂温度和稳定性等具体情况而定)。

3)溶剂沸点过高或与产品的黏附力过强。

解决思路:更换溶剂体系或用低沸点反溶剂打洗再进行干燥。

产品问题(3)—— 晶型错误或不纯

1)通过打浆实验和DSC分析,了解目标晶型和杂质晶型的热力学相对稳定性及其转变关系;

2)若是互变关系,尽可能选择热力学控制工艺,而非动力学控制——即:选择目标晶型热力学上更稳定的区域进行结晶操作;

3)尽量选择自发析晶即为目标晶型的结晶体系和工艺,其次再考虑晶种诱导;

4)生产亚稳晶型的方法:①利用Ostwald规则,及时分离;②亚稳晶种;③水/溶剂合物去溶剂化。

5)晶型诱导工艺中,有必要进行晶种的杂质晶型添加实验(类似破坏性实验),考察晶种中的杂质晶型对最终产品晶型的影响。

产品问题(4)—— 粒度及粉体状态不佳

1)粒度问题的根本原因 —— 动力学失控!

2)粒度太细:低过饱和度;加晶种;慢搅拌;选用低剪切的搅拌桨;延长熟化时间(必要时配合升降温,即温度循环技术)。

3)聚结严重:低过饱和度;快搅拌;选用高剪切的搅拌桨;加晶种避免爆发析晶。

4)晶习(影响后处理及粉体性质等)

工艺问题分析及解决思路

工艺问题(1)—— 油析(Oiling-out)

1)熔点本身低于操作温度

解决思路:降低结晶温度至其熔点以下;中间体若无精制要求也可直接以油状物进行下一步反应。

2)动力学原因 —— 溶剂体系选择不当、过饱和度过大或杂质过多,都会导致分子来不及有序排列而油析。

解决思路:

① 控制在更低的过饱和度下缓慢结晶,必要时使用晶种。

② 筛选并寻找其他更合适的溶剂体系或改变结晶方式。

③ 如果非要得到固体形式,也可考虑通过反溶析法沉淀出无定形。

工艺问题(2)—— 油-固转变

1)熔融物冷却凝固

注意要点:

① 通常精制效果不佳。

② 最后固体产品的粒度等颗粒状态很大程度取决于流场的剪切和分散。

2)相转变(油相溶解,固相生成)

注意要点:

① 通常有一定精制效果(可看成是特殊的重结晶或转晶过程)。

② 温度越高,流体的分散和剪切作用越强,则转变速度越快。

③ 注意要通过良好的分散来避免固相与油相互相粘结和包裹。

工艺问题(3)—— 固-固转变

1)化学反应(反应物和产物均不溶清)

注意要点:

① 反应物的投加:连续/间歇;一次性/分批;单点/多点;干投/湿投;粒度情况。

② 必要时使用产物晶种,避免产物爆发析晶将未反应的反应物包裹。

③ 晶种的投加:时机;粒度;用量;干投/湿投。

2)转晶过程

注意要点:

① 从热力学角度,原料晶型和产物晶型的溶解度差异越大,转晶越快。(远离Van’t Hoff点)

② 从动力学角度,原料晶型和产物晶型的溶解度绝对值越大,转晶越快。(尽可能高温)

③ 过程的自催化特征。(可能有诱导期)

工艺问题(4)—— 过滤困难

1)晶体状态原因(粒度细,晶习差)

解决思路:增大粒度,改善晶习(类球化、巧用团聚)。

2)物料因吸湿发粘

解决思路:惰性气体保护。

工艺问题(5)—— 干燥结块

1)晶体状态原因

解决思路:改善晶体的粒度和晶习;后处理。

2)母液夹带

解决思路:

① 延长过滤时间,减少母液夹带。

② 反溶剂洗涤湿品中的母液。

③ 采用阶梯升温,延长低温段干燥时间。

3)干燥方式原因(往往出现在双锥干燥)

解决思路:前期保持静态,间歇点动,避免湿品旋转结球。

本文参考文献:《化工结晶基础与产品工艺问题解析》 陆杰

扫二维码
立即体验